2020年,半導體賽道成炙手可熱的投資賽道,二級市場的高市值引發了一級市場的瘋狂投入,造就了一個個足以載入半導體投資史冊的“神話”數據。本文芯師爺將從數字入手,展現過去一年間國產半導體投資市場的投資盛況。
1400億元
年度投資總額
據云岫資本《202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投資解讀》的統計,2020年半導體行業股權投資案例413起,投資金額超過1400億元人民幣,相比2019年約300億人民幣的投資額,增長近4倍,這也是中國半導體一級市場有史以來投資額最多的一年。
就產業鏈環節來看,項目普遍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的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等上游產業更加受到資本青睞。其中半導體材料領域總融資金額超過120億元人民幣,設備總融資金額超過60億元人民幣。
156億元
年度[敏感詞]單筆投資
不僅是整體投融資案例數量總金額有了翻倍的增加,單筆融資金額也有大的突破,據36氪不完全統計,2020年單筆融資金額超10億人民幣的投資就有至少11筆,其中[敏感詞]一筆是睿力集成(長鑫存儲)獲得的156億元注資。
這筆融資中主要的參與者包括: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二期、安徽省國資旗下三重一創產業發展基金各自向睿力集成投資50億元,老股東、合肥國資注資成立的長鑫集成投資8.5億元,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在內的12家跟進投資人總共投資40億元,合肥集鑫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投資5億元,兆易創新則進行3億元可轉股債券投資。
不過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睿力集成融資價款達到156.50億元,但實際增資額為149.00億元,各股東暫時將5%左右的資金放入資本公積金額,投資后的股份占比也是按照實際增資額計算。有業內人士表示,做此安排是因為融資中簽訂了附加條件,在滿足一定條件之后剩余的資金才會進來。
85.3%
半導體子板塊年度[敏感詞]漲幅
據華安證券指出,截止11月20日,2020年電子指數漲幅36%,其中上證指數上漲16.6%,創業板指上漲48.3%,滬深300上漲20.7%,電子板塊跑贏除創業板以外的其他指數。
圖片來源:華安證券
其中功率半導體以全年漲幅85.3%位列電子板塊漲幅[敏感詞],半導體設備/材料漲幅78.1%,封測74.8%,被動元件板塊52.5%,消費電子板塊50.8%,IC設計漲幅42.3%,上述6個細分板塊跑贏電子板塊,表現相對較落后的板塊有面板(29.4%)、LED板塊(23.4%)、PCB板塊(10.6%)。
2347%
A股半導體個股年度[敏感詞]漲幅
杭州立昂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昂微電子)以2347%的漲幅摘得半導體年度“漲幅之王”。據時代周刊統計,這同樣是A股個股在2020年中錄得的[敏感詞]漲幅。
據公開信息顯示,立昂微在半導體行業布局已經長達20年,主營“硅片+功率器件+射頻芯片”三大板塊業務,公司于2020年9月份上市,屬年度投資熱門的功率半導體板塊企業。立昂微上市后倍受追捧,經過短短3個月,股價飆漲超23倍。
圖片來源:芯師爺
2020年全年,半導體公司市值的平均漲幅約為40%~50%。其中據芯師爺統計,2020年A股共計有16只半導體成分股漲幅超過100%,實現股價翻番。
4559.2億元
A股半導體企業年度[敏感詞]市值
中芯國際回 A 之路創下多項科創板記錄。從受理到過會,僅用時 19 天;從提交上市申請到正式上市僅用 45 天,堪稱 " 閃電上市 "。此外,中芯國際的市值也打破A股半導體公司記錄,上市開盤市值高達 6780 億元,這是 A 股近十年來[敏感詞]規模的 IPO ;上市募集資金總額最多達 532 億元,妥妥的 " 募資王 "。
后續盡管市值有所回落,但截至12月31日,中芯國際A股市值仍高達4559.2億元人民幣。盡管股市投資者對中芯國際A股的市值計算方式有所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美貿易摩擦和晶圓產能極度缺乏的當下,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大陸[敏感詞]可量產7nm工藝技術芯片的晶圓廠,在國內仍屬于無可替代的優質資產。
90億元
大基金一期年度減持套現金額
據悉,集成電路大基金[敏感詞]期成立于2014年,規模是1200億,投資期為2014-2019年、回收期是2019-2024年。2019年底,大基金開始了投資退出的首批操作,減持了國科微、兆易創新、匯頂科技三家IC設計公司,每家減持不超過1%的股份。
2020年4-6月,大基金開始第二輪減持,陸續減持了晶方科技、三安光電、兆易創新;7月初,A股市場一片火熱行情時,大基金宣布減持太極實業、匯頂科技、北斗星通、北方華創等。8月,大基金再次宣布減持太極實業、北斗星通,并減持通富微電。9月,大基金宣布減持長電科技。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大基金在A股累計減持套現金額近90億元。
大基金減持對企業的影響不一。首批減持的三家企業在發布公告后次日股價均大幅下挫,不過后期走勢未受明顯影響;2020年減持的公司中,晶方科技、太極實業宣布減持后次日股價上漲,三安光電、北方華電、兆易創新、匯頂科技、北斗星通、通富微電、長電科技則股價下跌。
200億元
大基金二期年度投資金額
大基金的減持行為,在業內人士看來均屬于正常操作。且在大基金一期進入回收期的同時,二期已經接替進行半導體行業投資,不過二期的投資重點和一期會有所差異。天風證券研報指出,大基金一期投資的目的是完成半導體布局,二期基金更關注集成電路產業鏈的聯動發展。在投向上,大基金二期重點投向了上游設備與材料、下游應用等領域。在關注5G、AI和物聯網的同時,也將持續關注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和清洗設備等領域,持續推進半導體設備、材料企業與半導體制造、封測企業的協同。
大基金二期的募資金額超過了2000億元,從4月份啟動至今,公開投資的項目包括紫光展銳、中芯國際、深科技、思特威、睿力集成(長鑫存儲)、長川科技、智芯微、納思達等十數個。
從已經公開的投資案例來看,大基金二期投資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偏好半導體產業薄弱環節,緊扣產業鏈“補短板”思路,大力扶持集成電路5G、存儲、設備、存儲等國產半導體產業鏈薄弱環節;二是關注點有所轉移,大基金一期中投資上市企業較多,二期由直接投資上市公司,轉為投資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投資單中見中芯國際(中心南方)和納思達(艾派克)等子公司。
據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已披露的大基金二期投資額超過200億元,涉及的產業鏈環節包括設計、制造、封測。大基金的選擇也是各類民間資本、產業資本的投資風向標,在大基金的主導下,半導體各產業鏈環節也逐步受到投資利好。
59793家
注冊在案半導體公司總數
根據天眼查統計,2020年新增6555家注冊半導體企業。2019年注冊在案的芯片企業為53238家,2020年增至59793家,是2014年的近5倍,比10年前增加了近100倍。在更早之前,這一數據屈指可數。芯片設計公司展訊創始人陳大同曾提到,2000 年代初展訊剛成立時,中國只有個位數的芯片設計公司。
但據中國半導體協會(CSIA)的統計數據,目前大陸本地半導體公司為1600多家,在全球市場份額約為13%,注冊半導體業務的企業中,多數主營業務并不是半導體。
1280億元
年度[敏感詞]爛尾項目宣告投資金額
武漢弘芯一度是半導體行業中的明星企業。這家公司在2017年11月成立,由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投資集團和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成立之初便宣告其總投資額高達1280億元,并在之后兩年接連入選湖北省級重點建設項目。
按照計劃,武漢弘芯的投資進程分為兩期,首期14納米技術已于2019年啟動技術研發工作,7納米技術將于2020年開始研發,目標在2021年3季度開始測試片流片及首次SRAM母盤功能測試。兩條生產線的總產能都定在每月3萬片。該項目還曾請來了行業資深技術專家蔣尚義(現轉任中芯國際)主持局面,引進了ASML的7nm光刻機。
但2020年7月30日,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在官網發布了一份名為《上半年東西湖區投資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的文件。文件披露信息證實,該區的弘芯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此外,該項目建造工程商表示,武漢弘芯已拖欠工程款。
媒體在之后的調查中,更是發現北京光量藍圖作為武漢弘芯的大股東,其項目出資金額為零。且多家媒體探訪其在北京的注冊地址,均無法找到這家公司。 現武漢弘芯項目已停擺,成為2020年度半導體行業[敏感詞]的爛尾項目。
小結
回首2020年半導體投資,高效率、高頻度、高數額成為年度行業投資特征。在資本的加持下,國產半導體行業散發著前所未有的光彩。
但光彩之下,并非陰影全無:半導體產業環節多、技術壁壘高、投入大、回報慢,即便是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與海外巨頭對比,國產半導體短期內無法解決雙方的技術差距和產業短板問題,市占率也被巨頭們碾壓。
在熾熱的賽道里,各國產半導體企業如何保持冷靜,潛心鉆研技術創新,打造技術先進、差異化產品,也是這個行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在資本的沉浮中,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變革還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