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755-83044319
發布時間:2023-02-16作者來源:薩科微瀏覽:1944
雖然電動車銷量成長,帶動功率半導體需求,但中國多家碳化硅(SiC)廠商如露笑科技、天岳先進等紛紛預告2022年業績將呈虧損。
據天岳先進公告,預計2022年凈虧損人民幣1.55億~1.85億元,年增由盈轉虧。天岳先進解釋,“在主要產品結構調整過程中,因產線、設備調整等導致臨時性產能下滑,進而影響營業營收和綜合毛利率等下降?!?/span>
資料顯示,天岳先進專注于SiC基板的研發、制造和銷售,而且半絕緣型和導電性均有布局,主攻半絕緣型SiC基板。由于電動車、太陽光電系統和儲能等產業飛速發展,導電型襯底需求不斷。
據Yole預測,截至2025年,全球SiC零組件市場規模將達到25.62億美元,2019~2025年CAGR為30%。其中,電動車、太陽光電系統和儲能是SiC零部件主要的應用市場,2025年市場規模分別為15.53億美元和3.14億美元。為此,天岳先進特別投資的SiC半導體材料項目,即包含導電型基板。
不過,由于2022年上半年上海疫情,原定于2022年試生產的計劃被迫推遲。為了交付6英寸導電型產品,天岳先進將濟南工廠的部分產能轉變為導電型。該調整不僅代表導電型基板供應節奏可能延遲,還將影響半絕緣型襯底的生產和銷售情況。而產品被動調整的沖擊,也直觀反映在2022年的業績上。同時,天岳先進還表示,由于2022年公司投入研發大尺寸和N型產品,研發費用增加,成本上漲。
無獨有偶,當地另一家大廠露笑科技也表示,因SiC產業前期研發及資產投入成本高,預計2022年凈利潤虧損人民幣2.30億~2.95億元,年增由盈轉虧。但除此之外,該公司表示主營業務一切正常,SiC產業穩步推進中。另外,得潤電子也預計2022年凈利潤虧損人民幣1.8億~2.5億元,較2021年虧損減少。
自2021年Tesla宣布,Model 3搭載意法半導體(STM)的SiC功率零組件后,SiC便搭上了新能源的快車道。目前,SiC作為第三類半導體材料,已在電動車、工業與新能源等領域加速滲透應用,SiC功率零組件更是成為半導體與新能源賽道的交匯點。
英飛凌(Infineon)也宣布,擴大與SiC供應商合作,且與Resonac(前身為昭和電工)簽署一份新采購合作清單。
同時,中國對于SiC擴產動作也未停歇。2022年7月,士蘭微正式啟動“SiC功率零組件生產線建設項目”,項目計劃投資人民幣15億元; 11月8日,三安光電旗下全資子公司簽署一項SiC芯片《戰略采購意向協議》,金額達人民幣38億元; 時代電氣也透露,投資人民幣4.6億對原有SiC產線進行產能提升。
東尼電子也在1月初發布了關于簽訂重大合約公告,2023年將向客戶交付13.5萬片6英寸SiC基板,含稅銷售金額合計人民幣6.75億元,已超過2021全年營收13.39億元的一半,2024年和2025年還將分別交付30萬片和50萬片。
一邊是市場火熱,眾廠擴產; 一邊卻又是企業業績持續虧損,一熱一冷間,業界對于SiC產業的發展話題熱議不已。實際上,盈利難、自身造血能力弱一直是擺在SiC產業面前的難題。
以產業龍頭科銳為例,該公司于1993年在美國上市,是SiC領域實至名歸的領頭者,但在產品供不應求的同時,業績虧損卻十分嚴重,2018~2020年間共計虧損8.46億美元。
天岳先進也表示,由于SiC材料的持續研發需要大量投入,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持續虧損。
目前國際主流SiC襯底尺寸為4英寸和6英寸,晶圓面積較小、芯片裁切效率較低、單晶襯底及外延良率較低導致SiC器件成本高昂,疊加后續晶圓制造、封裝良率較低,且載流能力和柵氧穩定性仍待提高,SiC器件整體成本仍處于較高水平。未來隨著全球半導體廠商加速研發及擴產,產線良率將逐步提高,從而提高晶圓利用率,有效降低SiC器件成本。
中國的SiC器件供應商,既面臨新材料對硅的取代,又面臨國產器件對國外器件的取代,在整個過程中一定會面臨許多問題。SiC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推動技術創新,同時削減成本和提高產量,這需要很多的耐心。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后臺。
友情鏈接:站點地圖 薩科微官方微博 立創商城-薩科微專賣 金航標官網 金航標英文站
Copyright ?2015-2024 深圳薩科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017602號